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与暗反应
1、光反应 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的作用下,水分子被氧化并释放电子。这些电子通过一系列电子传递链,类似于线粒体中的呼吸链,最终传递给NADP+,使其还原成NADPH。同时,电子传递过程中,质子被泵送到类囊体腔中,形成跨膜的质子梯度,这个梯度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
2、光合作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必须依赖光能才能进行,这一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而暗反应阶段则不依赖光能,同样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光反应阶段的具体步骤包括:水的光解产生H+和O2,NADP+接收2个电子和一个H+变成NADPH,ADP转化为ATP。
3、光反应阶段的反应式:2H2O → 4[H]+ O2 + 能量 ADP + Pi + 能量 → ATP 暗反应阶段的反应式:CO2 + C5 → 2C3 ATP → ADP + Pi [H] + C3 → (CH2O) + H2O ATP → 稳定化学能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需要光能、色素和酶的参与。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怎么回事?求通俗的解释!
暗反应,即光合作用的碳固定阶段,是指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二氧化碳首先被固定成三碳化合物,然后在ATP和多种酶的作用下还原,转化为葡萄糖,最终能量储存在葡萄糖中。碳固定反应,也被称为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通过ATP和NADPH提供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固定并转化为葡萄糖。
光合作用暗反应是光合作用里面的碳固定反应。是一种不断消耗ATP和NADPH并固定CO2形成葡萄糖的循环反应,又被称为卡尔文循环。卡尔文用C标记的CO2,探明了CO2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所以暗反应过程又被称为“卡尔文循环”。
光合作用暗反应指的是光合作用过程中一种碳固定反应,属于消耗ATP和NADPH,固定CO2生成葡萄糖的循环反应,也称为卡尔文循环。卡尔文用C标记的CO2,研究了CO2转化为有机物的途径,因此暗反应过程被称为“卡尔文循环”。暗反应在光合作用中扮演关键角色。在暗反应阶段,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光合作用的一部分,是指在叶绿体基质中利用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把二氧化碳(或C3)还原成有机物。
光合作用暗反应是光合作用中的碳固定反应阶段。暗反应(新称碳反应),是生物学里面的术语,是光合作用里面的碳固定反应。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
暗反应是一种不断消耗ATP和NADPH并固定CO2形成葡萄糖的循环反应,又被称为卡尔文循环。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真不需要光吗?
吴光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100871)摘要多年来认为光合作用CO2固定是不需要光的“暗反应”。但实验证明它也需要光。光可使卡尔文循环和C4途径的二些酶活化,可改变叶绿体间质的微环境,可促进某些蛋白的基因表达。因此,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仍需要光才能完成。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分为两个主要步骤: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需要光照,而暗反应则不需要,能在黑暗中进行。光反应中,光能被用来分解水分子,释放氧气,同时将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ATP中,为暗反应提供能量和还原力。暗反应,即光合作用的碳固定阶段,是指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光合作用中碳素还原环(卡尔文循环)的反应是暗反应,不需要光。但实验表明,它仍然需要光才能完成。因此,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并非完全不需要光,而是需要光才能完成某些步骤。通过改变叶绿体间质的微环境,可以促进某些蛋白的基因表达,进一步证明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仍需要光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