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案齐眉的典故,来历。
1、典故:东汉人梁鸿,年轻时家里很穷,虽有学问但是不愿意做官,和妻子孟光二人隐居在灞陵(今陕西长安县东)的深山里,共同劳动,互助互爱,彼此又极有礼貌,相敬如宾。
2、“举案齐眉”是东汉贤士梁鸿的妻子孟光(四大丑女之一)的故事。相传孟光随梁鸿至吴地为人佣工。梁鸿归家,孟光每为具食,举案齐眉,以表示对丈夫的敬重。但这位贤妇的模样却“粗陋无比”,“肥丑而黑”,能“力举石臼”。据说梁鸿未婚前,就名气很大,许多人家都要把女儿嫁他,他都不答应。
3、举案齐眉的典故源于东汉时期,主人公梁鸿字伯鸾,他以品行端正闻名。梁鸿拒绝了众多权贵的求婚,他心中理想的伴侣是贤德之士。在梁鸿的同县,孟家有一女儿,外貌肥胖且皮肤黝黑,因对配偶要求过高,直至三十岁仍未出嫁。她父母询问原因,她答道愿嫁如梁伯鸾般德行之人。
举案齐眉什么意思?举案齐眉的典故
1、举案齐眉的意思:送饭时把托盘肖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逸民传·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举案齐眉的主人公是谁:梁鸿、孟光举案齐眉的故事:东汉初年的隐士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今陕西咸阳西北)。
2、意思:送饭时把托盘肖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解释:举案齐眉是赞美夫妻美满婚姻的专用词。举案齐眉是汉时梁鸿和妻子孟光的故事。每当丈夫梁鸿回家时,妻子孟光就托着放有饭菜的盘子,恭恭敬敬地送到丈夫面前。
3、意思:表示对丈夫尊敬。后因称夫妇相敬为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举案齐眉来自哪个时代的典故?
1、“举案齐眉”是东汉贤士梁鸿的妻子孟光(四大丑女之一)的故事。相传孟光随梁鸿至吴地为人佣工。梁鸿归家,孟光每为具食,举案齐眉,以表示对丈夫的敬重。但这位贤妇的模样却“粗陋无比”,“肥丑而黑”,能“力举石臼”。据说梁鸿未婚前,就名气很大,许多人家都要把女儿嫁他,他都不答应。
2、举案齐眉这个成语出自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的故事。据《后汉书·梁鸿传》记载,梁鸿每次回家,孟光都会准备好食物,恭恭敬敬地捧着放有食物的案盘,举得跟她的眉毛一样高,以此表达对梁鸿的尊敬。梁鸿也会礼貌地接过案盘,两人这样相互尊敬地共进餐食。
3、举案齐眉,这个源自东汉时期的东方典故,源于《后汉书·梁鸿传》。故事讲述的是,东汉人梁鸿回家时,他的妻子孟光会将装有饭菜的盘子举得与眉毛齐平,恭敬地递给丈夫,这一行为即为“举案齐眉”。这则典故背后蕴含的,是宣扬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