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意大利的装甲车辆都有哪些?
1、AB41轮式装甲车 1940年生产,4轮驱动、4轮掌舵独立悬挂的轮式装甲车 性能参数:重量5吨,武器20mm机关炮,机枪1挺,装甲6-18mm,发动机88马力 图17 AB41轮式装甲车 点评:二战期间意大利为数不多的亮点车辆,由于其4轮驱动的特性在速度和不平整路面行驶都很很好满足前线需要。
2、苏联装甲力量:BA-10是其中的佼佼者,装备有45毫米炮,曾在诺门坎战役中发挥出色。苏联的V型系列装甲车,如V-B-G-Z-D-E,拥有4到15毫米的装甲,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80公里,并配备SG43或PTRS-41武器,总产量高达8174辆。
3、- Sd.Kfz.250半履带式侦察装甲车:第一代具有装甲防护的半履带车,1940年开始装备,作为侦察单位,具备较大空间,额外可乘坐4名步兵。搭载MG34通用机枪,后期根据需求安装双联高射炮或反坦克炮等武器。
装甲厚度是什么意思
1、装甲厚度是装甲防护的厚度,对于里面的人员很重要。重型坦克的前部装甲一般都在80mm-100mm 轻型坦克只有10-30mm。而现在一辆M1A1的前部主装甲(贫铀装甲)虽然厚度不大,但实际能力相当于600mm的匀质钢装甲。而现代航母 其实装甲并不是很厚 拿尼米兹级来说 装甲一般在65mm左右,但是由于材料的特殊性、结构的整体强度,航母的装甲仍然是相当强的,当然这种装甲并不是只有一层。
2、因此现在所说的的对尾稳穿甲弹相当于多少多少毫米,对HEAT相当于多少毫米,五百六百八百九百都是换算值,意思是相当于均质钢装甲(RHA)多少毫米,不是实际厚度。二战时的坦克装甲基本可以看作等同于均质钢。
3、巨响图标吧,下面的三个数字是该战车的三围,就是装甲厚度。三个数字分别对应前装甲,侧面装甲,后总装甲。
装甲厚度达到什么标准才算是装甲战车?步兵战车的装甲厚度一般是多少
这相当于需要至少60毫米厚的装甲。同时,车体的其他部位也需能在100米距离内有效抵御0.5机枪的直射。至于自行火炮,其顶部攻击保护通常较好,能够防御152/155空爆弹破片攻击。在近距离战斗中,62mm狙击步枪能够击穿约30毫米厚的垂直装甲,而17mm狙击步枪则能击穿约50毫米厚的垂直装甲。
防护标准:装甲车与步兵战车的装甲主要针对轻武器,如AK47突击步枪的射击和炮弹片的杀伤。通常,它们的装甲厚度控制在20毫米以内,以确保车辆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这样的设计在面对轻武器攻击时能提供足够的防护。
。3机枪在100米内的穿甲能力是20毫米/90度左右 而且一般装甲车的装甲都有一定的倾角 在装甲厚度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提高0。1~2倍的防护能力 至于步兵战车等直接暴露在敌火力下的装甲车而言 要求更高 一般是车首炮塔前部1000米内防御30炮穿甲弹的直射,也就是说防御力为60毫米以上 其他部位100米内防御0。
步兵战车属轻型装甲车辆,装甲较薄,最大装甲厚度为14~30毫米,通常由高强度合金钢或轻金属合金材料制成。有的采用间隔装甲或“乔巴姆”式复合装甲。车体和炮塔的正面可抵御20毫米穿甲弹,侧面可抵御普通枪弹及炮弹破片。为增强防护能力,有的还装有反应装甲。
IS-4重型坦克的装甲厚度及穿甲能力
-4的火炮数值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但是实战上还是很好的,有着在重型中不错的穿透能力,射速不错(不能算好),如果打弱点有这高击穿率,对于强装甲还是有不错的效果的(如果你拿他和TD比炮,算了吧)综合:-4装甲虽然很不理想,但是还是可以用来“跳的”。
穿甲弹丸重21千克,初速845米/秒,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185毫米厚的垂直钢装甲板,20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145毫米厚的垂直钢装甲板。火炮有1个双气室冲击式炮口制退器。后来,ИС-4 还装备了钨合金穿甲弹。ИС-4 的辅助武器是1挺ДШК 17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ДШК17毫米高射机枪。
重型坦克IS-4以其独特的武器系统和坚固的防护能力在二战期间闻名。其主要武器是1门Д-25Т122毫米火炮,与ИС-2和ИС-3的火炮类似,但具有47倍径的加长身管,配备21千克的穿甲弹,初速高达845米/秒。在1000米距离上,它可以穿透185毫米厚的垂直钢装甲,而在2000米处则能击穿145毫米的装甲。
ИС-4主武器为1门Д-25Т122毫米火炮,身管长度为47倍径,穿甲弹重21千克,初速845米/秒,可击穿185毫米厚垂直钢装甲板,2000米距离上可击穿145毫米厚的垂直钢装甲板。配有双气室冲击式炮口制退器。后来装备钨合金穿甲弹。
ИС-4 的辅助武器是1挺ДШК 17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ДШК17毫米高射机枪。ИС-4 的炮塔前装甲厚250毫米,车首前上装甲厚140毫米,倾角60度,这在当时是几乎无法击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