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用什么仪器测量
1、表面粗糙度可以使用粗糙度仪进行测量。粗糙度仪,又称表面粗糙度仪、表面光洁度仪等,具有以下特点和应用:高精度与宽范围:粗糙度仪具有高精度和宽范围的测量能力,能够准确检测各种金属与非金属加工表面的粗糙度。操作简便:该仪器设计简洁,操作方便,用户无需复杂培训即可上手使用。
2、测量表面粗糙度可以用时下热门的纳米级测量仪器-光学3D表面轮廓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光学3D表面轮廓仪(光学,非接触式)光学3D表面轮廓仪以白光干涉技术原理,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变化来测量表面三维形貌,专用于精密零部件之重点部位表面粗糙度、微小形貌轮廓及尺寸的非接触式快速测量。
3、表面粗糙度可以通过使用粗糙度测量仪器来进行测量。常用的粗糙度测量仪器主要分为接触式测量仪和非接触式测量仪。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提供表面粗糙度的数值和图像表示。接触式测量粗糙度:接触式测量仪测量粗糙度是通过机械探针与被测物体表面接触来进行测量的。
4、表面粗糙度通常使用粗糙度仪进行测量。粗糙度仪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高精度测量:粗糙度仪具有高精度,能够准确测量出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广泛适用性:该仪器适用于各种金属与非金属的加工表面检测,满足多种材料的测量需求。操作简便:粗糙度仪设计简便,易于操作,使用者可以快速上手进行测量。
粗糙度仪
轮廓仪和粗糙度仪是两种不同的测量设备。轮廓仪主要用于测量零件表面的轮廓形状,如汽车零件中的沟槽深度、宽度、倒角位置和尺寸等。它主要反映的是零件的宏观轮廓。而粗糙度仪的功能是评估零件表面加工质量,即表面的光滑程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光洁度。粗糙度反映的是零件加工表面的微观状况。
粗糙度仪的测量精度3%,意味着测量结果与实际值的偏差范围在3%以内。 允许误差5%,指测量结果与实际值的偏差范围在5%以内是被接受的,超出此范围则视为不合格。 两者的区别在于,测量精度是一个性能指标,表示仪器测量的准确性;而允许误差则是质量控制标准,用来判断测量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粗糙度仪的原理及分类如下: 接触式粗糙度仪:这种仪器通过机械探针与被测物体表面接触来进行测量。当机械探针接触到被测表面时,测量系统会记录下探针的运动轨迹和受力的变化。通过分析探针在表面上的运动和受力的变化,可以计算出表面的粗糙度参数。
表面光洁度等级和粗糙度仪参数如何对应转换?
表面光洁度等级与粗糙度仪参数的对应转换关系如下:根据GB103168标准:▽1:Ra在40~80 μm范围内,Rz在160~320 μm范围内。▽2:Ra在20~40 μm范围内,Rz在80~160 μm范围内。▽14:Ra小于等于0.01 μm,Rz小于等于0.05 μm。
传统表面光洁度仪与粗糙度仪的换算表并不存在一个统一且固定的对应关系。实际上,表面光洁度仪和表面粗糙度仪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仪器,用于测量物体表面的微观不平整度。早期,这类仪器被称为表面光洁度仪,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被更广泛地称为表面粗糙度仪。
一般标注采用Ra。 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