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淮为枳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辞海》有解:
一曰“地中之气”。出自《礼记·月令》,孟春三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二曰“不同地区的气候”。出自《周礼·考工记》,“橘逾淮而北为枳,鸜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接地气”就是接地中之气,或者说要适应特定的地域环境。引而申之,也就是说,在自然界,只有地气和天气上下相接,才有春暖花开,才会出现生机蓬勃的状态。
橘逾淮为枳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十分乐意回答这个问题。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是晏子使楚故事里经典的举例,用意在强调环境育人或环境对人影响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人可以改变环境,使自己的生存状态变得更好,生活质量变得更高。但同时,环境也能改变人,人会主动适应生存环境以便更顺利地活下去。南橘北枳的寓意就在于此。
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在讲这个道理。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一点,历来被人们所公认。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在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上,具有成功的案例。“昔孟母,择邻处。”《三字经》中对孟子母亲给儿子选择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的做法,大加赞赏,同样也是在强调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就成了千古佳话。
“人之初,性本善。”做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每天都和孩子们学习和生活,并通过他们和各种各样的家长打交道,使我感受颇深。有些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出了很大牺牲,而有些家长对此认识不够,一任孩子在随意交友、随意游戏,不做正确引导,更不做自我改变和创造,孩子缺乏应有的良好环境,因而得不到更好的发展,最终与其他孩子形成很大的反差。这样的例子,我几乎在每届学生的身上都能看到,令人惋惜。
今天,我们正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的仍在于创造一个全民性的良好社会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但愿大家都能深刻理解南橘北枳的故事,在教育孩子、教育自己的工作方面做得更好。积极投身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当中,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橘逾淮为枳为的读音?
jú yú huái wéi zhǐ wéi
“橘”字通常指柑橘类水果,是常见的一种水果。它的果皮有橙黄色和深橙色,多汁、香甜、酸爽,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橘子果实可食用,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对人体有益。同时,“橘”字也可以指柑橘树,这种树高大挺拔,叶片翠绿,枝叶茂密,树冠开阔,在中国南方较为常见。
jú yú huái wéi zhǐ wéi
“为”,普通话读音为wéi、wèi。“为”的基本含义为做,行,做事,如为人、为时;引申含义为当做,认做,如以为、认为。
在日常使用中,“为”也常做介词,表示被,如为贼所盗。
jú yú huái wéi zhǐ wéi
橘读音:jú
意思: 植物名。芸香科柑属,小乔木或灌木。枝纤细有刺。叶狭长而尖,叶柄与叶片间有关节。花白色五瓣。秋天结果实,也称为「橘」,形小而扁圆,果皮为红黄色,果肉多汁,味甘酸可食。果皮、种子、叶片等均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