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巧渡金沙江的主要内容?
红军巧渡金沙江
干部团占领渡口后,红一方面军的后续部队便浩浩荡荡地向皎平渡开进。
干部团夺取的两只木船是远远不够几万红军由此渡江的。在广大群众的协助下,先后共找到七只船,动员了彝、汉、傣族36名船工。船工们分成两班轮流,人歇船不歇,不辞劳苦,从5月1日起,日夜坚持为红军摆渡。
江中七只渡船,像七条大鱼穿梭似地江上南北往返。两岸山坡上满是部队、马匹和行李担子。到处是歌声和欢笑声:“我们一过江,就把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甩到后边了!”
“蒋介石跟在后面得到了什么呢!”
“捡到了几双烂草鞋!”
5月3日拂晓前,毛泽东和干部团第四营营长韦国清一道乘船渡过了金沙江。
金沙江水滚滚东流,两岸陡峭的石岩把金沙江夹在中间。湍急的江面溅起层层浪花,拍打着毛泽东的衣襟。毛泽东风趣地说“诸葛亮5月渡沪深入不毛,我们也是5月来渡沪啊!”
皎平渡北岸,有一排在石壁开凿成的山洞,这里就是渡江指挥部。
毛泽东住在西边水流方向的第一个洞里,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同志分别住在东边的几个山洞内。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一到北岸,不顾长途行军的劳苦,在那阴暗、潮湿的山洞内紧张地工作,指挥红军渡江。毛泽东的洞里装了六七部电话,电话铃声不断,“桌子”上摆满了文件、电报。毛泽东接了一个电话又接一个电话,接完电话又看电文,忙个不停。就是在这金沙江畔的石洞里,中央领导度过了几个紧张繁忙的昼夜。
5月5日,红三军团第十一团军团长张爱萍带了一个营和侦察排,以及电台先渡江,到北岸渡江指挥部军委周恩来副主席处接受任务。
巧渡金江和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1,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不是故事。而是工农红军在万里长征路上,非常重要的战斗。
2,当时的红军到了金沙江边,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于是强渡金沙江,组织了18勇士抢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的壮丽诗篇之一。
横渡金沙江的资料?
巧渡金沙江是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的一个成功战例。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国民党军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
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
巧渡金沙江讲解?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
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抵进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巧渡金沙江的故事,极少字?
故事《巧渡金沙江》极少字版: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
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5月9日在树节渡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