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人天不负良言
这句话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名句,出自曹操所著的《明君行事准》。该句意为,苦心的人,天不会辜负他的善意的劝告和良好的言论。它表达了人们对于真诚和努力所带来的正面回报的信念。人们认为,只要心存善意,真心实意地劝告他人,不虚伪、不偏袒、不虚假地陈述真相,即使面临困境,天地自会给予善良、正直者应有的回报。
这句名句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广为流传,并被不少人用来勉励自己或他人,表达在道义和正义问题上忠于良知、真诚劝善、遵循正确做事准则的信念和追求。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出自哪里?
蒲松龄落第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译文: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的百二秦关都归于楚;苦心人,天也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以三千越甲,吞并了吴国。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出自哪里?
描写的是越王勾践。这是蒲松龄对联:上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下联: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勾践完成的这一举世无双的丰功伟业,就叫做“吞吴”。人们把勾践的成功称为“吞吴”。这一个“吞”字非常传神地表达了勾践所取得的成功的侥幸与不可思议。当我们比喻人心不足时,往往用“蛇吞象”来表达。一条小蛇和一头大象,相差何其之大,但是小蛇竟然想要吞象,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越吞吴”就等同于“蛇吞象”。因为长期以来,就实力而言,吴国不啻是一头大象,而越国只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小蛇。勾践之所以能够完成举世罕见的“蛇吞象”,也是和他自己的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分不开的。这就是越王勾践的励志故事“吞吴”。
出自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译文: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的百二秦关都归于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出自哪里?
这是出自蒲松龄对联
上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下联: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
勾践完成的这一举世无双的丰功伟业,就叫做“吞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