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庵里桃花仙的典故?
桃花仙人指的是唐伯虎。
桃花仙人出自明代画家、文学家、诗人唐寅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翻译: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
《桃花庵歌》里面的桃花仙人所指的就是唐伯虎自己,也是桃花仙人的来源。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桃花仙人”指的是?
《桃花庵歌》是明代画家、文学家、诗人唐寅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中诗人以桃花仙人自喻,以“老死花酒间”与“鞠躬车马前”分别代指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又以富贵与贫贱的各有所失,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自己平凡真实中带有庸俗消极一面的真实内心,带有愤世嫉俗之意气。全诗明白如话,不用任何典故和华丽辞藻,语言音调务近俚俗,轻便自山,却蕴涵的无限艺术张力,给人以绵延。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酒花下眠;花?
苏州唐寅园原版
(与苏州唐寅园的碑拓原版完全一致,包括原版的异体字、通假字等全部保留)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僊。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忒風顛,我咲世人看不穿。記得五陵豪傑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
注:咲是“笑”的“异体字”,“僊”是仙的异体字,读音、字义都和本字一样,这里是因为这两字在重复出现得比较密集,所以诗人才用了多种写法(文人的装逼)。
根据我简单的考据,我倾向于这个唐寅园版本是真的,理由如下:
1、网上还有的版本开头两句是“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2、插图是唐寅园里碑刻拓本的复刻品,
我相信
3、唐寅园版和其他两个版本在造词遣句上还是有差别的,例如下面这几句:”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综上,我认为唐寅园的版本当为唐伯虎原本。
附:
唐寅园版开头是: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折花枝当酒钱。
而很多传世版本却是: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
“又摘桃花换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