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名演变历史
成都,位于我国四川省中部平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底蕴深厚。 其地名演变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古蜀国时期。古蜀国时期,成都地区被称为“蜀地”,城市本身则被称为“都城”。 随着历史的发展,成都逐渐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名称也随之演变。
成都地名变迁历史悠久,始于唐朝时期。武德初年(618年),成都设为益州总管府。随后经过多次改名,如西南道行台、都督府,直至龙朔二年(662年)升格为大都督府。到了天宝初年(742年),又恢复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驾临成都,将其设为南京,成都守官更改为尹,标志着成都地位的提升。
成都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近年发现的金沙遗址,将成都的建城历史上溯到4000多年以前。远在四五千年前,古蜀先民逐渐从川西北高原沿岷江河谷迁徙到成都平原,他们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垦殖,创造了灿烂的“蜀文化”。
成都地名的由来
1、成都地名变迁历史悠久,始于唐朝时期。武德初年(618年),成都设为益州总管府。随后经过多次改名,如西南道行台、都督府,直至龙朔二年(662年)升格为大都督府。到了天宝初年(742年),又恢复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驾临成都,将其设为南京,成都守官更改为尹,标志着成都地位的提升。
2、唐朝复为益州,武德初年(618年),置总管府。武德三年(620年),改为西南道行台。武德九年(626年),又改为都督府。龙朔二年(662年),升大都督府。天宝初年(742年),复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幸蜀驻跸,升成都府,作为南京,改成都守为尹。
3、成都地名的由来,可追溯到古蜀时期。古时候,成都地区被称作天府之国,自然环境优越,人民生活富庶。在漫长历史进程中,成都逐渐成为这一地区的中心聚落,逐渐形成了以其为核心的地名。据史书记载,成都这一地名源于古蜀语中的成都二字,意为肥沃的土地和人民安居之地。
4、关于成都这个地名的由来,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鉴了西周建都的历史进程。据传,周王迁都岐山后,“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这一名字寄托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繁荣发展的美好期望。成都不仅名字富有深意,其地理位置更是得天独厚。
成都地名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第二个故事则与一位名叫成汉的国君有关。据说在公元前,成汉在成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虽然这个国家后来被秦朝所灭,但“成都”这个名字却留存了下来,成为了今天的城市名称。有说法认为,“成都”这个名字来源于成汉国君的名字,是对他的纪念。
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四川省的省会。成都这个地名的来历据说是源于两个传说故事。第一个传说故事是关于一只蜀鱼的。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条名为蜀江的河流在成都流淌,河中有一种鱼叫做蜀鱼,被誉为“天下第一鱼”。当时,成都的名字是蜀城。
关于成都这个地名的由来,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鉴了西周建都的历史进程。据传,周王迁都岐山后,“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这一名字寄托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繁荣发展的美好期望。成都不仅名字富有深意,其地理位置更是得天独厚。
红照壁的故事则发生在明朝,朱元璋封其第11子朱椿为“献王”,成都修建王府。王府前的照壁被粉刷成紫红色,以彰显皇家的尊贵,因此得名“红照壁”。这些地名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也反映了成都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厚底蕴。成都的这些地名背后,都蕴含着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故事。
传说一:秦汉时期,成都经济文化发达。 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公元前311年,当时镇守成都的张仪、司马错着手修筑成都城墙。传说张仪筑城时屡筑屡垮,后来“有大龟浮于江”,张仪根据巫师的指点,沿着龟爬行的路线筑城,果然成功,所以成都又叫龟城。
苏州所有的公墓有哪些
1、**清泉公墓**:价格62800元起,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街道张桥村。环境优美,提供自然生态葬选项,服务周到。 **香山公墓**:价格50800元起,位于苏州市吴中区环香山路。环境幽静,融入丰富文化元素,墓位价格稍高但物有所值。
2、公墓名称:苏州重要的公墓包括以下几个:苏州墓园、木渎陵园、苏州市灵山公墓、张家港孝善园等。这些公墓均提供骨灰安置服务,满足了苏州市民的需求。 苏州墓园:这是苏州地区历史较为悠久的公墓之一,位于苏州市的近郊,交通便利。该墓园环境优雅,管理规范,为市民提供了骨灰安置的良好场所。
3、苏州灵山公墓 苏州阳山公墓 苏州烈士陵园公墓 苏州香山公墓 苏州九龙公墓 以下是详细解释:苏州灵山公墓位于苏州市的西部,是苏州较为知名的公墓之一。该公墓环境优雅、安静,为逝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安息之地。许多家庭因其优质的服务和专业的墓地管理而选择这里。
4、苏州灵山公墓 苏州穹窿山公墓 苏州革命陵园公墓 苏州烈士陵园公墓等。每个公墓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历史背景。以下为各公墓简要介绍:苏州灵山公墓,是苏州市一处规模较大的公墓,埋葬着众多已故人士。该公墓位于风景优美的山区,为逝者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安息之地。
成都地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
1、成都这一地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西周时期。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它的命名源于周王室的迁都历程。周王在岐地建立都城后,每一年的居住地都会有所扩大,两年成为邑,三年则正式称为“成都”。这个名称蕴含着深远的含义,成象征着完成或终结,因此“成都”寓意蜀国的最终都城或终焉之地。
2、成都地名的由来,可追溯到古蜀时期。古时候,成都地区被称作天府之国,自然环境优越,人民生活富庶。在漫长历史进程中,成都逐渐成为这一地区的中心聚落,逐渐形成了以其为核心的地名。据史书记载,成都这一地名源于古蜀语中的成都二字,意为肥沃的土地和人民安居之地。
3、其地名演变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古蜀国时期。古蜀国时期,成都地区被称为“蜀地”,城市本身则被称为“都城”。 随着历史的发展,成都逐渐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名称也随之演变。 在秦朝时期,成都被称为“蜀郡”,是一级行政区。
4、成都地名变迁历史悠久,始于唐朝时期。武德初年(618年),成都设为益州总管府。随后经过多次改名,如西南道行台、都督府,直至龙朔二年(662年)升格为大都督府。到了天宝初年(742年),又恢复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驾临成都,将其设为南京,成都守官更改为尹,标志着成都地位的提升。
5、“成都”这一名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周朝建立之初,由于北方蛮夷的侵扰,周王室将都城迁往岐地,并提出了“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愿景。这里的“成都”并非特指某一地,而是形容城邑逐渐成形的过程。
6、成都,四川省辖地级市,是全国十大古都和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境内金沙遗址有3000年历史。周太王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名成都。蜀汉、成汉、前蜀、后蜀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