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数学家的小故事
1、华罗庚因病左腿残疾后,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南北朝时期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计算到了小数点后面第七位。
2、塞乐斯的故事 塞乐斯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他原是精明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塞乐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他的家乡离埃及不太远,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
3、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
4、Hilbert(希尔伯特)的另一个故事。一次在Hilbert的讨论班上,一个年轻人报告,其中用了一个很漂亮的定理,Hilbert说:“这真是一个妙不可言(wunderbaschon)的定理呀,是谁发现的?”那个年轻人茫然的站了很久,对Hilbert说:“是你。
5、蒲丰试验 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10个中国数学家的故事
1、祖冲之(南北朝):他计算出圆周率精确到七位小数,这一成就在当时无疑是数学界的巅峰。 祖暅(南北朝):与父亲祖冲之共同解决了球体积的难题,并提出了祖暅原理,丰富了数学理论。 贾宪(北宋):他发明了“贾宪三角”和“增乘开方法”,为代数运算提供了新的计算工具,影响深远。
2、我国著名数学家的故事举例如下所示。祖冲之 祖冲之出生在公元429年,正当南北朝刘宋王朝时代。他是个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有许多卓越的成就,其中之一就是圆周率的计算。华罗庚 华罗庚正当他求学时,父亲店铺生意日见萧条,无力供他继续读书了,他只好辍学看柜台。
3、祖冲之: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4、年秋天,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华罗庚再次出国,美国伊利诺大学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希望他把那里建成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1950年,祖国解放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优厚的条件,举家回国。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
5、著名数学家的故事有:华罗庚、祖冲之、苏步青、陈景润、高斯。故事具体如下:华罗庚 华罗庚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年轻时为了证明一个数学难题写了几个麻袋的草稿纸。华罗庚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
6、李冶(1192-1279),金代数学家,著有《测圆海镜》,其中“天元术”与现代代数中的列方程法相似,为符号代数的尝试。朱世杰(1300前后),号松庭,寓居燕山。他的《算学启蒙》和《四元玉鉴》是宋元数学高峰的标志,其中“四元术”、“垛积术”和“招差术”为数学创新。
历史上著名的数学故事有哪些?
1、泰勒斯量金字塔 关于数学的经典故事,有不少,泰勒斯便是第一个测量出金字塔高度的人。几何学家泰勒斯是古希腊第一位享有世界声誉,有“科学之父”和“希腊数学的鼻祖”美称的伟大学者。有一天,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2、数学名人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几个著名的例子: 阿基米德刻苦钻研几何学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数学家和工程师,被誉为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潜心钻研数学的过程中常常达到忘我之境。传说有一次他在浴室里洗浴,却忘了时间,直到发现浴池的水溢满了才察觉到自己已经坐了很久。
3、哥德巴赫故事 哥德巴赫是一个德国数学家,生于1690年,从1725年起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在彼得堡,哥德巴赫结识了大数学家欧拉,两人书信交往达30多年。他有一个著名的猜想,就是在和欧拉的通信中提出来的。这成为数学史上一则脍炙人口的佳话。
4、华罗庚在年轻时曾在自家店铺帮忙,一次在顾客询问棉花价格时,他因沉浸于数学题的计算而未能及时回应。当他给出答案后,顾客误以为是他报的价格,感到震惊。华罗庚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草稿纸被顾客拿走了,急忙追赶,最终成功要回草稿纸,并继续他的数学研究。
关于数学家高斯的故事有哪些
这种天赋也为他后来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打下了基础。高斯与正十七边形的故事 高斯进入中学读书后遇到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与正十七边形的故事相关。当中学老师在黑板上详细解释如何用工具画一个标准的正十七边形时,高斯突然表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公式能够轻松完成这项任务。
关于数学家高斯的故事有:高斯7岁那年开始上学,一天,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道题,1+2+3···这样从1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高斯很快就算出了答案,起初高斯的老师布特纳并不相信高斯算出了正确答案。高斯非常坚定,说出答案就是5050,布特纳对他刮目相看。
高斯在很小的时候就有过人的才华,在他还不到三岁的时候,有一天他观看父亲在计算受他管辖的工人们的周薪。父亲在喃喃的计数,最后长叹的一声表示总算把钱算出来。父亲念出钱数,准备写下时,身边传来微小的声音:“爸爸!算错了,钱应该是这样”。
高斯三岁时便能够纠正他父亲的借债账目的事情,已经成为一个轶事流传至今。他曾说,他在麦仙翁堆上学会计算。能够在头脑中进行复杂的计算,是上帝赐予他一生的天赋。高斯7岁那年开始上学。
蒲丰试验 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