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清华大学的校训出自哪里?
清华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清华校训出自周易乾坤二卦卦辞和梁启超先生来校演讲。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
著名的清华校训出自《易经》二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1914年11月梁启超到清华演讲的内容,用于激励学子。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概括成清华大学的校训。
清华校训的由来 1914年梁启超到清华大学,在同方部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
清华大学的历史演变校训,学风谈感想。
1、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中的“清华”二字与校训互相印证,意味着清华学子要以积极向上、追求真理的姿态,努力奋斗、勤学苦练、不断增长知识和能力,成为全面发展、建设美好未来的时代新人。
2、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成为了中国教育界的标志之一。
3、行胜于言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行胜于言是成语,“行胜于言”不是不言,而是言必求实,以行证言。“行胜于言”是清华精神中“重视实干”的体现。行胜于言为梅贻琦所说,也是清华大学的“校风”。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什么?
清华16字校训内容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是不凡,语出《易经》,因梁启超先生在清华之演讲而名扬天下,遂成校训。“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校训深刻地体现了清华大学一贯秉持的精神风貌。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校训是从1914年冬梁启超在清华学校同方部作的题为“君子”的演讲中而来。
清华大学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华而得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914年11月5日,著名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作了以“君子”为题的演讲,以《周易》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学子。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
有关于清华大学的名句
1、清华大学百年赋 王步高 上苑清华,坐京师西北,倚燕山而望玉泉塔影,邻颐和而近圆明故垣。 康熙造熙春以贻皇子,咸丰更清华而为新藩。今之清华也,方六千余亩,黉宇崔巍,中西合璧;亭台隽秀,今古相间。
2、不过,一切纪律都当小心地施用,除了诱导学生去把他们的工作完全作好以外,没有别种目的。
3、清华水木,浴火凤麟。园囿仍京郊之旧,门墙辟国学之新。勇夫知耻而思;仁者躬行以力。多难兴邦,同仇忾敌。当瀛蝮之虎眈,举溟鲲之鹏翼。树冬柏及春松,栋梁诸夏;联南开与北大,萤雪滇西。
清华校训八个字是什么?
立志、勤学、成才、奉献。严谨、求实、文明、进取。异想天开,脚踏实地。团结、求实、拼搏、进取 。明耻自强,振兴民族。任重道远,自强不息。崇德、乐学、自主、创新。厚德博学,创新自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校歌里亦有: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应该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用正、草、隶、篆那种字体都可以写。这是清华校训,用隶书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