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矩分配法是什么?
力矩分配法是以位移法为基础的一种数值渐近方法,是美国H.克罗斯于1932年发表的,主要用于杆系刚结结构(如连续梁和刚架)的受力分析。
力矩分配法力矩分配法是一种逐次逼近精确解的计算超静定结构的方法。用一般的力法或位移法分析超静定结构(见杆系结构的静力分析)时,都要建立和解算线性方程组。如果未知数目较多,计算工作将相当繁重。
分配系数:杆端分配系数=该杆端抗弯刚度/交于该结点(刚结点)的所有杆端抗弯刚度之和。传递系数与杆件的远端支承有关:远端固定梁为1/2;远端滑动梁为-1。
力矩分配法是计算超静定结构内力的一种渐进法。对连续梁和无节点线位移钢架的计算很方便。基本运算步骤有两步:第一,固定节点。加入钢臂,各杆端有固端弯矩,暂时由钢臂承担。第二,放松节点。取消钢臂,让节点转动。
力矩分配法就是位移法的特殊情况。力法:以广义力为未知量求解静不定结构问题的一种方法。由于静不定结构具有多余约束,其广义来知力不能单由平衡条件求出。
要平衡。力矩分配法其物理概念是对变形及内力分布进行局部调整,经若干循环,各结点都达到平衡状态,即可停止计算。力矩分配法是计算超静定结构内力的一种渐进法。
力矩分配法一般分配几次
力矩分配法必须完整一轮。力矩分配法用一般的力法或位移法分析超静定结构(见杆系结构的静力分析)时,都要建立和解算线性方程组。如果未知数目较多,计算工作将相当繁重。
力矩分配法使各节点处于平衡状态结束。需要将各节点因传递弯矩而产生的新的不平衡弯矩进行第二次分配,使各节点处于平衡状态。就能使力矩分配法结束。力矩分配是一种逐次逼近精确解的计算超静定结构的方法。
为梁端得到的分配弯矩:(-1)[(-2301)+1470]×0.623=239---同上;希望能帮到你。顺祝 学习愉快!弯矩二次分配法和力矩分配法的区别 基本没有区别,基本过程是相同的,弯矩二次分配在于调幅。
首先,把所有结点锁住,然后依次逐个放松结点。其次,使结构处于“单结点”状态,再使用力矩分配法消去结点上的不平衡力矩。最后,反复进行,使结点不平衡力矩逐渐减小即可。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任何结构都得不到精确解,而只能得到渐近解+A.对B.错...
1、力矩分配法计算单结点、无侧移时能得到精确解释。力矩分配法是?以位移法为基础的一种数值渐近方法,是美国H.克罗斯于1932年发表的,主要用于杆系刚结结构(如连续梁和刚架)的受力分析。
2、这句话是错误的。力矩分配法只适用于计算无结点线位移的结构。力矩分配法适用于求解无结点线位移的结构。
3、对于只有一个结点角位移的结构,利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可以得到精确的解;对于超过一个结点角位移的结构,利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只能得到近似的解,解的精确度取决于计算的循环次数。
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1、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连续梁和有侧移刚架 力矩分配法用于无侧移钢架和多跨连续梁,并且主要用于杆系刚结结构如连续梁和刚架的受力分析。力矩分配法以位移法为基础,是一种渐近的数值计算方法。
2、力矩分配法是以位移法为基础的一种数值渐近方法,是美国H.克罗斯于1932年发表的,主要用于杆系刚结结构(如连续梁和刚架)的受力分析。
3、力矩分配法可单独用于计算连续梁和超静定刚架是错误的。
4、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计算连续梁和无结点线位移的刚架。分层计算法适用于多层多跨刚架。反弯点法是一种手工计算的简化近似计算方法之一种。适用于规则框架。
5、力矩分配法是计算超静定结构内力的一种渐进法。对连续梁和无节点线位移钢架的计算很方便。基本运算步骤有两步:第一,固定节点。加入钢臂,各杆端有固端弯矩,暂时由钢臂承担。第二,放松节点。取消钢臂,让节点转动。
6、力矩分配法是以位移法为基础的计算方法,是位移法的延伸。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多跨梁和无侧移刚架的一般步骤 (1)计算汇交于各结点的每一杆端的分配系数并确定传递系数。(2)求出各杆件的固端弯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