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藏族艺术——舞蹈
“羌姆”是藏族的宗教舞蹈,表演时有鼓、钹、铜号、骨号伴奏,喇嘛颂经伴唱,气势壮观,寓意深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热巴:热巴是藏族的一种以铃鼓舞为主,包括弦子、锅庄、踢踏、说唱、和杂耍在内的综合表演艺术。
藏族舞特点:颤、开、顺、左、绕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
藏族舞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它以优美的舞姿、热情洋溢的节奏、华丽的服饰和丰富多样的表现内容,展现了藏族人民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藏族踢踏舞的特点
1、藏族踢踏舞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节奏、步伐和风格上。首先,藏族踢踏舞的节奏感极强。这种舞蹈通常是由一群舞者共同表演,他们按照特定的节奏,用脚步踏出变化无常的复杂节奏。
2、踢踏舞踏步的主要特点是,膝盖伸直,脚掌抬起于弱拍,而脚掌踩下于强拍。舞蹈根据其节奏性强,丰富多变,扎实稳重,步法灵活的特点形成踢踏舞特有的风格。
3、藏族舞蹈体态基本特征如下:膝关节分别有连续不断、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者连绵柔韧的屈伸,并且颤动或屈伸的步法形成重心移动,带动松弛的上肢运动,使手臂动作多系附随而动,不能主动。
藏族踢踏舞6个基本动作
1、如:踢踏舞中的第一基本步和踢踏步、弦子舞中的平步、靠步和拖步。
2、藏族的基本脚位有:“屈伸”、“颤”、“拧跟”、“拧胯”、“晃身”等。
3、-8:反复3-8动作。 6-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后退。双手曲肘经肩向上抽再向前抛出,还双手垂于体侧。 7-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左转四个方向(二拍移转)。
4、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da拍支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5、藏舞的基本动作及要领如下:上肢部分:齐眉晃手。两手下垂,动作时弯曲腕部,屈肘,以腕部带动,在胸前交替摆动。右手是顺时针的,左手是逆时针的。这个动作有大的,中的,和小的三种。区别在于晃手的位置高度不同。
6、藏族舞的手势基本动作包括拉、悠、甩、绕、推、升、扬等七种变化。藏族舞蹈的步伐也非常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