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对于水产养殖中水质检测的标准
1、水产养殖中,水质监测是确保鱼类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常规的监测项目包括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硫化氢以及水温、盐度等。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例如,溶氧是衡量水体中氧气含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决定了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能否正常呼吸。
2、水产养殖一般水质测溶解氧、盐度、CO氨氮等数据。在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里,溶解氧可谓是最最要命的指标。短时间内溶氧就可以过山车似的从高溶氧掉到致命的低浓度,除了溶氧还没有哪一个水质参数可以短时间内把鱼搞死的。
3、酸碱度(pH值):水体的pH值对水质和生物健康有影响。淡水的pH值多在5~5之间,海水的pH值在0~5之间,养殖池的pH值宜控制在5~5之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会导致pH值波动,影响水生动物血液的pH值,破坏输氧功能,碱性过强会腐蚀鳃组织。
4、水产养殖8大水质指标 溶氧 在一天24小时中,养殖场水中的溶氧含量不得低于2mg/L,而且必须要保证在夜间时,有8个小时的时间,溶氧的含量需大于4mg/L,而在8-14小时以内,溶氧的含量需不低于5mg/L。
养殖肉狗的方法
高效的圈养方式是肉狗养殖的常用方法,每只狗需要1平方米以上的空间,公母狗应分栏饲养。圈养比散养更能减少运动消耗,每天可节省饲料200克,日增重提高20%至30%。养殖场地应选择干燥、卫生、通风、向阳、空气新鲜且冬暖夏凉的地方,为肉狗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方法:选本地母狗、良种公狗进行杂交,自繁自育 大规模饲养良种狗,投资大,且效益周期长,而选用本地笨狗 作母本,良种狗作父本进行杂交,自繁自养,则投资较小,杂交后代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耐粗饲,适应性强,产肉量多等优点。
肉狗的最佳养殖方式是注重品种选择、科学喂养、疫病防治和日常管理。首先,品种选择是提高肉狗养殖效益的基础。应优先选择体型大、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且适应性强的品种,如德国牧羊犬、比利时牧羊犬等。同时,结合当地市场需求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养殖数量和品种搭配,以最大化养殖效益。
选择本地母狗与良种公狗进行杂交,是一种经济实惠且高效的养殖方法。这种方法不仅降低了大规模饲养良种狗的高额投资,而且缩短了效益周期。通过杂交,后代狗具有生长迅速、抗病力强、耐粗饲、适应性强以及产肉量多的优点。为更好地满足肉狗的生长发育需求,采用双膜覆盖技术建造狗舍。
肉狗的养殖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品种、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合理搭配饲料、注意日常管理以及加强疫病防控。首先,选择合适的品种是肉狗养殖成功的关键。应挑选体型大、生长快、产肉多且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如圣伯纳犬、杜宾犬或我国本土的太行犬、松狮犬等。
水果大棚怎么加温
电暖器加温是给大棚临时补温的一种方法。应选用可转向且能吹散热气的电暖器。需要注意的是,电暖器与果树之间应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对于内侧的果树距离墙壁只有1~5米左右的情况,可以将电暖器朝东南或西南方向吹,电暖器的散热面需要向上倾斜15度~20度,避免直接吹向果树。
**大棚内搭小棚**:在不良天气来临前,可以在幼苗或弱苗的菜畦上再搭一个塑料小棚。这种方法相当于采用双层薄膜保护,可以提高小棚内温度。此法主要适用于平畦栽培。 **增设临时热源**:对于面积较小的大棚,可以在寒流或霜冻来临时,在棚内生一炉子或设置几个功率为1600~2500瓦的暖风机。
水果大棚加温的方法有:加热灯,炉子,电暖器,土锅炉加热、热风炉、电加热管、碘钨灯等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就可以使水果大棚的温度提高,符合水果的生长条件,促进水果的发展。
大棚加温常用的方法有炉火加温、热水加温、蒸汽加温、暖风加温、太阳能储存系统加温等。根据不同面积的大棚和实际情况的不同,具体用哪种方法最省钱并不能完全确定,最好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一般来说太阳能加温会比较省钱。
另一种加温方式是热水加温,通过暖气管道或散热片进行热量传递。虽然这种方法在我国的应用还不普遍,但主要集中在大型玻璃温室和集中的温室群中。热水加温的优势在于能够为大面积温室提供均匀的室内温度,有助于提高地温,余热时间较长,即使停止加热,温室内部依然能够保持一段时间的保温效果。
育雏温度对照表,怎样掌握育雏温度和湿度
1、-3日龄:笼养的雏鸡适宜的温度为34-36°C,而平养的雏鸡适宜的温度为35-36°C。4-7日龄:笼养的雏鸡适宜的温度为30-32°C,平养的雏鸡适宜的温度为33-34°C。8-14日龄:笼养的雏鸡适宜的温度为28-30°C,平养的雏鸡适宜的温度为31-33°C。
2、在育雏初期,小鸡自身调节体温能力弱,所以1 - 3天需保持33 - 35℃的较高温度,为其提供适宜温暖环境,利于生长。随着日龄增加,小鸡适应能力增强,温度可逐步降低。不过,育雏期间除关注温度,还要重视湿度、通风等因素,保持良好养殖环境,保障小鸡健康成长。
3、雏鸡的头3日龄,育雏室内的温度要在34~36℃,而湿度要保持在65%~70%。第4~7日龄,育雏室温度要保持在32~33℃,湿度要控制在60%~65%。第8~14日龄,育雏室内温度下降到29~32℃,湿度以后始终保持在55%~60%就可以了。
4、育雏鸡的初始温度需求是35℃至37℃,头一天尤为重要。随后,温度应每天降低0.4℃至0.5℃,直至达到18℃至19℃,并保持恒定。若温度过高,雏鸡可能会脱水,导致死亡率上升和生长均匀度下降;而温度过低则可能引起疾病感染,增加死亡率,并减缓生长速度。
养殖肉鸡需要注意些什么?
鸡舍要定期维修,防止贼风侵袭鸡群。垫料要勤换,中午开窗通风,确保鸡群有足够的氧气。保温与除氨并行在冬季,不可为保温而忽视通风换气。应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和潮湿垫料,防止氨气积聚。使用吸氨除臭剂可降低氨气浓度。操作时尽量减少洒水,防止水槽漏水,保持舍内湿度适中。
控制鸡的疫病,要以防为主,按免疫程序进行计划免疫。例如,雏鸡出壳24小时内应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7日龄应用鸡新城疫系苗十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14日龄用鸡新城疫十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等。 根据气候环境的变化、某些疫病易发阶段及鸡群健康状况,定期在饮水和饲料中有针对性地预防投药。
因此,在冬季饲养肉鸡,掌握以下肉鸡饲养管理环节非常重要。鸡舍建筑保温性能要好,适时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鸡舍要求防寒性能好,达到冬季保温的要求。严防仔鸡由于低温造成扎堆挤压致死的现象发生。
养殖肉鸡需要注意:鸡舍里面各个角落一定要清理干净,鸡舍设备上的表面的污垢等等。温度是影响鸡群健康的重要因素,不严格执行温度要求标准,注定造成养殖失败。鸡舍一定要及时扩群,以免引起呼吸道病和肠道疾病,严重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