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反射减弱为什么会导致地表温度的年变化变大
1、地表温度来自太阳直射、地表反射后的大气辐射,夏季太阳辐射强烈,直射地表温度高,冬季太阳辐射减弱,直射地表温度低,地表反射了一定得太阳直射,相对来说降低了地表温度。
2、根据研究结果,过去500年期间,气候变暖和变冷的现象都出现过。在这期间第二个最热的夏天是1757年,之后气候变凉。而1902年的夏天是500年来最凉的一次。从记录上来看是每年的极端气候越来越频繁,也就是冬天越冷,夏天越热。
3、纬度位置决定了太阳直射和辐射的强度,进而影响地表温度。海拔高度不同,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会有所变化,海拔越高,气温通常越低。人口密集地区,由于建筑和活动产生的热量排放,地表温度可能会上升。工业发展程度高,排放的温室气体可能导致地表温度升高。
遥感影像中的DN值、辐射亮度、表观反射率、地表反射率、亮度温度...
1、遥感影像中的DN值、辐射亮度、表观反射率、地表反射率、亮度温度解释如下: DN值: 定义:DN值是卫星接收辐射后转化为数字形式的表示。 特点:其大小取决于量化深度,例如8位量化意味着最大DN值为255。DN值是一个无单位的数值,仅作为信号强度的量化单位,本身并不具备实际意义。
2、表观反射率(Top of Atmosphere Reflectance)/又名卫星接收到的反射率,未经过大气校正。它包含了地表反射率和大气影响的成分。在ENVI中,可以直接对DN图像进行定标,需要考虑头文件中的参数,如增益、偏移、时间以及太阳高度角。
3、首先,理解几个核心术语:DN值(Digital Number)表示遥感影像中像素的亮度值,是传感器记录地物的原始灰度值,无单位,与辐射分辨率、地物发射率、大气透过率和散射率等因素有关。
4、高光谱遥感数据定标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成像光谱仪定标,将遥感器探测到的数据变换为绝对亮度或与地表反射率、表面温度等物理量有关的相对值的处理过程。通过原始图像提取的波谱曲线为太阳辐射与大气辐射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波谱剖面曲线都是相似的,表示的是辐射亮度曲线,而不是反射率波谱曲线。
反射率、反照率(转载)
反射率(reflection):又称光谱反射率,是波长的函数,又称为光谱反射率ρ(λ),定义为反射能与入射能之比:反照率(albedo):是指地表在太阳辐射的影响下,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的比值。
反射率(Reflectance)是指物体表面上光线反射出去的比例。简单来说,就是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比例关系。反射率越高,表示物体表面越能够反射光线,不吸收光线的能量。反照率(Albedo)是指物体表面上光线反射回来并散射的能力,是一个介于0到1之间的值,表示光线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比例。
区别是:反射率(reflectance)是指某一波段向一定方向的反射,因而反照率是反射率在所有方向上的积分;反射率是波长的函数,不同波长反射率不一样,反照率是对全波长而言的。
地表反射率数值
1、地表反射率的数值是一个介于0到1之间的量。定义:地表反射率是指地表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反射特性,具体为地表反射的辐射通量与入射到地表的太阳辐射通量之比。这个比值反映了地表对太阳光的吸收和反射能力。范围:由于反射的辐射通量不可能超过入射的辐射通量,因此地表反射率的数值范围在0到1之间。
2、在一般应用中是指一个宽带,如太阳光谱段(0.3~伽m)。对多波段遥感的某个谱段而言,称为谱反照率(spectralAlhedo)。这都是指向整个半球的反射。对某波段向一定方向的反射,则称为反射率(Refleetance)。地表反照率(Surfac。
3、表观反射率(Top of Atmosphere Reflectance)/又名卫星接收到的反射率,未经过大气校正。它包含了地表反射率和大气影响的成分。在ENVI中,可以直接对DN图像进行定标,需要考虑头文件中的参数,如增益、偏移、时间以及太阳高度角。
4、反射率:表面的岩石吸收了大量阳光,反射率只有8%,是太阳系中最暗的行星之一。温度:平均地表温度为179°C,最高可达427°C,最低为173°C。地形:表面有广阔的平原和陨石坑,还有纵横交错的悬崖峭壁,最高的可达三千多米。
5、具体数值:在气温为40度的情况下,地表温度大约为70度。然而,这个数值并不是绝对的,它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面材质、太阳辐射强度、风速、湿度以及地形地貌等。
6、Landsat8的NDVI为什么是负的是因为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是以红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之间的比值计算而成的。在一些情况下,红光波段的反射强度可能高于近红外波段,使得NDVI的结果为负。这通常发生在土地覆盖类型较为单一或土地覆盖状态处于萎缩或损伤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