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
子时(23:00-01:00)子时是指晚上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一日十二时辰之始。丑时(01:00-03:00)丑时覆盖了凌晨一点至三点,与夜半相接,居十二时辰次之。寅时(03:00-05:00)寅时始于凌晨三点,终于五点,为十二时辰的第三时辰。
子时(23:00-01:00)子夜时分,万籁俱寂,古称子夜或子时,标志着一天的结束和新的一天的开始。丑时(01:00-03:00)丑时又称鸡鸣,是夜半时分,古时候鸡鸣狗吠声此起彼伏,故得名。寅时(03:00-05:00)寅时又称平旦,天色渐明,但尚未完全亮起,是黎明前的黑暗时刻。
二十四小时时辰对照:子时23点至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卯时5点至7点,辰时7点至9点,巳时9点至11点,午时11点至13点,未时13点至15点,申时15点至17点,酉时17点至19点,戌时19点至21点,亥时21点至23点。
十二时辰的对映表。
1、午时(11:00-13:00):五行属火。对应天干为:庚午(庚日或乙日)、壬午(壬日或丁日)、甲午(甲日或己日)、丙午(丙日或辛日)、戊午(戊日或癸日)。未时(13:00-15:00):五行属土。
2、子时:00-02点。丑时:02-04点。寅时:04-06点。卯时:06-08点。辰时:08-10点。巳时:10-12点。午时:12-14点。未时:14-16点。申时:16-18点。酉时:18-20点。1戌时:20-22点。1亥时:22-24点。
3、十二时辰对照表如下: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对应现代时间的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对应现代时间的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对应现代时间的03时至05时。
一天分哪几个时辰?
1、在中国古代的时间制度中,一天被划分为24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一个时辰大致包含8到3刻钟,每一刻钟约等于现代的14分钟。
2、一天24小时有12个时辰,一个时辰有两个小时。
3、子时 古代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第一个时辰是子时,时间范围为晚上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丑时 第二个时辰是丑时,时间范围为凌晨一点到三点。寅时 第三个时辰是寅时,时间范围为凌晨三点到五点。卯时 第四个时辰是卯时,时间范围为凌晨五点到七点。
4、一天被划分为十二个时辰,这些时辰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和亥。作为古代计时单位,每个时辰对应着现在的两小时。这一计时系统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被使用。汉代时,这些时辰有了更具体的命名: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和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