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虫念什么
螽是一个汉字,读作zhōng。本意是指一种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引申义是蝗类的总名。该文字在《诗经》等文献均有记载。《康熙字典》:《诗·周南》螽斯羽。《传》螽斯,蜙蝑也。《疏》蜙蝑长而靑,长角长股,股鸣者也。或谓似蝗而小,斑黑。
螽 zhōng (1) ㄓㄨㄥˉ (2) 〔~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
螽 zhōng (1) ㄓㄨㄥˉ (2) 〔~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 (3) 〔阜~〕即“蚱蜢”。 (4) 郑码:RSII,U:87BD,GBK:F3AE (5) 笔画数:17,部首:虫,笔顺编号:35444251214251214 [名] 虫名。蝗类的总名 [grasshopper]。
冬虫夏草的冬虫部分念“chóngcóng”。冬虫夏草的冬虫部分是指寄生在幼虫体内的真菌,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下面详细介绍冬虫的部分:冬虫部分特指这种寄生在幼虫体内的真菌,在中文中被称为冬虫。它的名字由来与其生长过程有关。
虫这个字怎么读?
“虫”字的【字海】释义 一拼音:chong2“虫”的简体字 ①节肢动物的一类:昆~。益~。雕~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②动物的通称:大~(老虎)。长~(蛇)。介~(有介壳的虫子)。
虫,读音:chóng,“虫”的繁体。“虫”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后为“虫”的简体。
虫(虫)chóng 名 (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珿穓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虫”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虫 chóng昆虫和类似昆虫的小动物。【虫草】子囊菌纲菌丝冬天侵入一些鳞翅目昆虫幼虫体内,使虫体变成充满菌丝的僵壳。
虫的汉语拼音有两个读音: chóng 和 huǐ。在汉语中,虫这个部首通常与昆虫和爬行动物相关联,甲骨文中的虫字形象地描绘了蛇的形状,起初读作 huǐ,指的是毒蛇虺。后来简化为现在的虫字,主要指代昆虫的统称。
汉字“虫”的读音是【chóng】。以下是关于“虫”字读音的详细解释:基本读音:虫,读作【chóng】,是汉语中的一个常用汉字。字义解释:节肢动物的一类:如昆虫,指的是具有节肢和外壳的小型动物,通常包括头、胸、腹三部分以及一对或多对翅膀和足。
虫是汉语常用字,读作【chóng】或【huǐ】。虫和它的繁体本是两个不同的字。简体“虫”本读【huǐ】,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的“虫【huǐ】”状似一条蛇,本义为较小的毒蛇。古籍中多写作“虺”。
冬下面两个虫念什么
1、上面一个“冬”,下面两个“虫”,这个字是“螽”,念【zhōng 】。螽字释义 螽是一个汉字,读作zhōng,本意是指一种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引申义是蝗类的总名。该文字在《诗经》等文献均有记载。
2、上面一个“冬”,下面两个“虫”,这个字是“螽”,读作【zhōng】。这个字的含义丰富,主要指的是多种昆虫的统称,其中最常见的是善跳跃的螽斯,它们对农作物有一定危害。在古文中,“螽”字还经常和“阜”字结合,指代蚱蜢。
3、上面一个“冬”,下面两个“虫”,这个字是“螽”,念【zhōng 】。释义 〔~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阜~〕即“蚱蜢”。
4、上面一个“冬”,下面两个“虫”,这个字是“螽”,念【zhōng 】。螽是一个汉字,读作zhōng,本意是指一种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引申义是蝗类的总名。螽 zhōng (1) ㄓㄨㄥˉ(2) 〔~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3) 〔阜~〕即“蚱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