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酸和亚磷酸化学式相似,为啥前者是一元弱酸,后者是二元中
综上所述,硼酸和亚磷酸的酸性行为之所以不同,关键在于它们各自分子中羟基的数量和活性。硼酸的分子仅能与水中的一个OH-结合,导致其为一元弱酸。而亚磷酸的分子能与水反应生成两个H+,表现出了二元弱酸的特性。
一元指一分子弱酸电离出一分子氢离子,二元指一分子弱酸电离出二分子氢离子;不能100%电离氢离子的都是弱酸,磷酸酸洗略强,为弱酸中的中强酸。
硼酸是一元弱酸,主要原因如下: 配位作用产生氢离子: 硼酸在水溶液中通过与水分子的配位作用来产生氢离子。这种配位作用使得硼酸分子能够解离出一个氢离子,从而表现出酸性。
硼酸是一元酸。硼酸的酸性来源是由于硼是缺电子原子,能结合水分子中的氢氧根离子,进而释放出质子。即 B(OH)+2HO===[HO-- B --OH]- + HO+ 硼酸是一元极弱酸,但是有些教科书以及一些手册上认为硼酸是三元酸,三级的电离常数pKapKapKa3。
为什么一mol的硼酸电解出一mol的氢离子就为一元酸?
1、一元酸的定义在于酸分子最多能电离出一个H+离子。例如盐酸、硝酸、醋酸等均被归类为一元酸,其核心在于“最多”二字,表示酸分子可以但不一定电离出氢离子。以醋酸为例,在水溶液中其电离是可逆的,但电离的醋酸分子和氢离子的比例为1:1,确认醋酸为一元酸。
2、硼酸是一元酸的原因如下:硼酸的基本性质 硼酸是一种弱酸,其在水溶液中的行为表现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硼酸的结构特殊,导致其电离方式与典型的多元酸有所不同。电离行为 硼酸在溶液中只能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因此被视为一元酸。与多元酸不同,硼酸不会释放出多个氢离子。
3、硼酸为一元酸的原理:因为硼酸不是电离产生氢离子,而是结合氢氧根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浓度,而使溶液显酸性,类似于盐的水解,硼酸分子只能结合一个氢氧根,所以是一元酸。一元酸是指一个酸分子只能电离出一个H+离子的酸,如盐酸、硝酸、醋酸等。
硼酸是一元酸?能够再结合-oH,是因为氢键,但是原理是什么呢
1、硼酸是一元酸,一元弱酸 结合OH-,不是氢键,而是,硼酸H3BO3,结构可以看成是中心B结合了3个OH,B是第IIIA族元素,所以B并没有满足8电子结构,还有1个空轨道。
2、硼酸,为白色粉末状结晶或三斜轴面鳞片状光泽结晶,有滑腻手感,无臭味。溶于水、酒精、甘油、醚类及香精油中,水溶液呈弱酸性。大量用于玻璃(光学玻璃、耐酸玻璃、耐热玻璃、绝缘材料用玻璃纤维)工业,可以改善玻璃制品的耐热、透明性能,提高机械强度,缩短熔融时间。
3、(3)硼酸的这种电离方式表现出了硼化合物是缺电子特点。所以硼酸是一个典型的路易士酸,它的酸性可因加入甘露醇或甘油(丙三醇)而大为增强,例如硼酸溶液的pH≈5~6,加入甘油后,pH≈3~4。表现出一元酸的性质,可用强碱来滴定。
4、⑶①硼酸分子中B与三个原子形成单键,最外层有6个电子,根据图示,1个H 3 BO 3 分子与其他3个分子能形成6个氢键,因此1 mol H 3 BO 3 的晶体中氢键为6 mol× =3 mol。
5、硼被命名为硼,它的名字来源于阿拉伯语,原意是“熔剂”。说明古代阿拉伯人已经知道硼砂具有熔化金属氧化物的能力,在焊接中被用作熔剂。硼的元素符号是B,中文翻译是硼。
6、强酸主要指高锰酸、盐酸(氢氯酸)、硫酸、硝酸、高氯酸、硒酸、氢溴酸、氢碘酸、氯酸,其中高氯酸、氢碘酸、氢溴酸、盐酸(氢氯酸)、硫酸、硝酸合称为六大无机强酸,它们都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人体接触会造成严重烧伤,宜用清水冲洗或苏打水冲洗。
硼酸为什么是一元弱酸
1、硼酸是一元弱酸,主要原因如下: 配位作用产生氢离子:硼酸在水溶液中是通过与水分子的配位作用来产生氢离子的。这种配位作用使得硼酸分子中的一个氢离子能够被释放到水溶液中,从而形成H^+离子,表现出酸性。
2、综上所述,硼酸和亚磷酸的酸性行为之所以不同,关键在于它们各自分子中羟基的数量和活性。硼酸的分子仅能与水中的一个OH-结合,导致其为一元弱酸。而亚磷酸的分子能与水反应生成两个H+,表现出了二元弱酸的特性。
3、该化学物质是一元弱酸的原因有不完全电离、共轭酸碱对和电子结构等。不完全电离:硼酸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只有部分H?离子被释放出来。这表明硼酸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够强烈,不足以使所有H?离子都脱离硼酸分子。硼酸表现出弱酸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