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征是什么意思?
1、万里长征拼音[ wn lǐ chng zhēng ]万里长征的意思征:远行。上万里路的远行。形容极摇远的征程。
2、万里长征意思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于1936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万里长征地点:第一支是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3、万里长征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在抗日战争时期进行的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详细解释如下:万里长征主要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这场伟大的征程跨越了数十个省份,行程数万里,因此被称为万里长征。
4、万里长征,汉语成语,拼音是wàn lǐ cháng zhēng,意思是上万里路的远行,形容极遥远的征程。成语出处:唐、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
万里长征的意思
万里长征拼音[ wn lǐ chng zhēng ]万里长征的意思征:远行。上万里路的远行。形容极摇远的征程。
万里长征意思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于1936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万里长征地点:第一支是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万里长征,汉语成语,拼音是wàn lǐ cháng zhēng,意思是上万里路的远行,形容极遥远的征程。成语出处:唐、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
万里长征人未还的征是什么意思
“万里长征人未还”的“长征”指的是征战长久、延续万里。“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原句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诗的意思是:依然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征战万里的士兵还未归乡。
形容 极摇远的 征程 。 成语出处: 唐·王昌龄《出塞》诗:“秦时 明月 汉时关, 万里长征 人未还。” 成语例句: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 万里长征 走完了第 一步 。
万里长征人未还”的“长征”指的是征战长久、延续万里。“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原句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的翻译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
万里长征是什么意思
1、万里长征拼音[ wn lǐ chng zhēng ]万里长征的意思征:远行。上万里路的远行。形容极摇远的征程。
2、万里长征意思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于1936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万里长征地点:第一支是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3、成语发音:wàn lǐ cháng zhēng 成语解释:征:远行。上万里路的远行。形容极摇远的征程。成语出处:唐 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