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布克重和门幅怎么换算米数
针织面料通常根据其重量来计算面积。 针织面料的关键参数包括每平方米的重量(g/m)和幅宽。 若要计算一定面积的布料重量,可将该面积乘以克重。 面积(平方米)乘以克重(g/m)等于布料重量(g)。 若要计算一米布料的重量,需将总重量除以幅宽再除以克重,然后乘以1000(将克转换为公斤)。
综合上述计算,克重140GSM,整门幅160cm,换算成米数的公式为1/0.14/60=46米。这个结果意味着,每平方米的面料重量可以转化为46米的长度。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计算过程假设了面料的密度均匀,实际情况中,面料的密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计算结果可能略有偏差。
要将针织布的公斤价转换为米价,必须知道布料的克重和门幅。 使用以下公式进行换算:米价 = 公斤价 / (克重 × 门幅)。 克重指的是每平方米针织布的重量,单位为克/平方米(g/m^2)。 门幅是指布料的宽度,单位为米(m),指的是从一边到另一边的实际宽度。
门幅:布料的宽度,例如150厘米。 克重:布料每平方米的重量,例如150克/平方米。 总重量:布料的总重量,例如1500公斤。计算总米数的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每米布料的克重。由于针织布的克重通常是以平方米为单位的,需要将克重换算成每米的克重。
布料的克重算法是什么?
1、成品克重计算公式为:每米用纱量×退浆率/成品门幅(换算成米制)。例如,44”全棉染色布20×16 128×60的成品克重约为223G/SQM。
2、针织面料的克重计算公式为:面料长度1米乘以宽度1米的重量。若没有这么大片的面料,可以测量0.5米乘以0.5米的重量,再换算成平方米的重量。 克重是纺织丝绸产品评价的常用单位,表示每平方米织物的重量,单位为“克/平方米”(g/m2),缩写为FAW。
3、克重算法:1平方米经纱克重为:Ax100xB/9000x(1+2%)。A为化纤布经向的密度。(每1厘米经纱的根数,用纬密镜可测出。)100是1米为100厘米。B为经纱的粗细,单位为D 。(是化纤纱的国际单位,可以原料盒上找到或用仪器测出,还有另一种单位分特,下回分解,9000为将B转算为克得的基数。
4、计算克重布料的克重时,首先明确各参数的含义。经纱克重的计算公式为:1平方米经纱克重 = A * 100 * B / 9000 * (1 + 2%),其中,A代表经向密度(每1厘米经纱的根数,通常使用纬密镜测量),B是经纱的粗细,单位为D(化纤纱的国际单位,可在原料盒或仪器上获取,单位还有分特,后续会介绍)。
5、克重布料的克重算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计算经纱克重:公式:1平方米经纱克重 = A * 100 * B / 9000 * 其中,A是经向密度,B是经纱的粗细。计算纬纱克重:公式:1平方米纬纱克重 = C * 100 * E / 9000 * 其中,C是纬向密度,E是纬纱的粗细。
面料针织和梭织的
1、服装纺织面料中梭织与针织的主要区别体现在织造方式、面料特性及用途上。织造方式:梭织:通过纬线和经线的垂直交叉编织而成,纬纱在织机中以“梭”的形式在经纱之间穿梭,形成交织点。针织:通过织针将纱线按照一定的顺序弯曲成线圈并相互串套而成,具有更好的弹性。
2、纺织面料主要通过针织和梭织两种技术制成,而机织、编织和钩编是针织的细分方法。 梭织面料的特点是由经纱和纬纱交错形成,因此具有明显的经纬方向。针织面料则是由连续的线圈相互套结构成,天然具有弹性。 梭织面料通常缺乏弹性,适合制作衬衫和裤子等。
3、针织面料的特点是良好的弹性和透气性,穿着时贴合身体而不会感到紧绷,适合进行高强度运动,如跑步或健身。 梭织面料则以耐磨和结实著称,更适合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或瑜伽。 在炎热的夏季,我们需要运动服装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以便在活动中排汗散热。针织面料的透气性和舒适性在夏天尤为重要。
4、此外,梭织面料的易洗快干特性使得其洗涤保养相对简单方便。然而,梭织裤子也有其缺点。与针织面料相比,梭织面料的透气性较差,容易让人感到闷热。梭织面料的延展性较差,穿着者在伸展时可能会感到紧绷。另外,相对于针织裤子,梭织裤子的款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5、针织和梭织的主要区别如下:织造工艺:梭织:通过经纬线交织形成结构,具有经向和纬向的特性。这种织造方式常见于衬衫和外套的制作。针织:通过一个线圈连续套结而成,赋予衣物独特的弹性。T恤和毛衫常采用针织制作。